白草雁

Kelp Goose Chloephaga hybrida

白草雁(英文名:Kelp Goose,学名:Chloephaga hybrida),是雁形目鸭科草雁属的鸟类。分布于南美洲南部的智利、阿根廷以及福克兰群岛。成年雄雁几乎全身纯白,雌雁羽毛呈巧克力棕色,腹部黑白相间,尾部和翼下白色。分布区域广阔,尤其偏爱岩石海岸线和潮间带环境。

外形特征:雄性白草雁体长55-65厘米,重约2.54-3.60千克,通体雪白,喙黑,脚和腿橙黄。雌鸟体型稍小,羽毛为巧克力棕色,头部、颈部和背部呈棕褐色,腹部具黑色和白色的宽条纹,尾部和翼下覆羽白色。喙呈粉红色,腿和脚橙黄色,眼周环绕着一圈细长的白环。雏雁几乎全白,眼睛周围有黑色线条,脚和喙黑色,带有白色的爪尖。

鸣叫特征:雄鸟发出清脆的‘si-si-si’哨音,雌鸟则发出低沉的‘arnk-arnk’、‘ooer’或‘ooeroo’的叫声。雏雁则发出双重音节的‘cheep’声。

生活习性:白草雁主要栖息于岩石海岸和卵石滩,偏好附近有淡水区和沿海泻湖的环境。它们几乎完全素食,以多种海藻如石莼为主食,偶尔摄入小型无脊椎动物。夏季时,非繁殖期的白草雁会聚集在岩岸,数量可达上百只。

生长繁殖:繁殖季节从10月至翌年1月,福克兰群岛的繁殖季略早,持续至11月。通常在淡水湖畔或靠近海岸的草丛中筑巢,巢由草编成,内铺绒羽。每窝产卵3-7枚,孵化期约为30天,期间雌鸟独自孵卵,雄鸟守护。雏雁早熟,孵化后很快即可跟随父母活动,约50-70天后学会飞翔。

区别辨识:白草雁的雄鸟和雌鸟在外表上有显著差异,雄鸟全身雪白,雌鸟则为巧克力棕色,腹部黑白条纹明显。此外,雄鸟成年后的体重较雌鸟显著更重。

保护现状:IUCN:LC(无危)

地理分布:分布于南美洲南部,包括智利南部、阿根廷、福克兰群岛,以及火地岛群岛。在福克兰群岛,该物种全年可见。

其他:白草雁的肉和蛋被认为口感不佳,因此人类捕猎压力较小。然而,油污和其他有毒物质的泄漏可能对其构成威胁。

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,了解更多白草雁的全球分布信息

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

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草雁的信息:

声明: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,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

粤ICP备17132527号-1 | 隐私政策 | 使用条款 | Ⓒ2017-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